top of page

中東內望:以色列司法改革陰霾

  • glosnapgs
  • 2023年3月21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已更新:2023年10月10日


ree

中東兩大宿敵沙特阿拉伯和伊朗,恩怨情仇錯綜複雜。二零一六年,沙特處死該國知名什葉派教士導致斷交。中國多年後斡旋,兩國最高國安官員在北京恢復邦交協議,決定恢復外長會晤、重開使館和互派大使,及重啟兩國安全合作和經貿投資協議。中東地緣政治看似邁向明朗化之際,以色列則面臨屋漏偏逢連夜雨處境。


以色列作為美國維持中東秩序盟友,沙伊兩國打破不在伊斯蘭世界以外談判戒律,意味建立反伊朗同盟全面失敗。與此同時,內塔尼亞胡政府推行國內司法改革,計劃加強國會任命法官權力,及容許國會大多數通過便能推翻最高法院裁決。在無成文憲法的以色列,或遭由執政聯盟壟斷的國會把持,並限制對政府不利的判決。


內塔尼亞胡稱,改革能恢復各政府部門的平衡,惟無法減輕民眾對以色列變成獨裁政權憂慮。自二零二三年一月起,全國多地出現反政府示威,其中一周更有多達五十萬人上街,相等於當地百分之五的人口,屬以國史上最大規模的抗議。反對派領袖、前總理拉皮德批評,面對沙伊恢復邦交,以國政府唯一關心是粉碎當地民主。


當地近年政局動盪,不足四年內五度國會選舉。政壇「不死鳥」內塔尼亞胡領導利庫德集團,結束長達十二年執政後,第三度捲土重來,破紀錄出任第六個總理任期。惟他亦是首位在任期間被審判的以國總理,被控三項貪污、詐騙和背信罪,包括收受禮物及與媒體高層協議換取有利報道;長期挑撥以巴衝突亦惹海灣國家不滿。


示威出現「以色列不是獨裁國家,以色列不是匈牙利」標語。匈牙利總理歐爾班被批蓄意系統性地削弱歐盟的創始價值,遭歐盟凍結新冠疫情復甦資金;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設立法官紀律審查機構掌控任命,被歐洲法院裁定違反法治原則。國防部長加蘭特呼籲叫停法案被撤職,內塔尼亞胡翌日卻突暫緩法案,稱以便尋求共識。


留言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