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中東內望:兩河流域文明

  • glosnapgs
  • 2021年12月30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文明一詞原義為公民,後來引申為人類創造文字和建立城市後的生活。約六千年前,亞洲西部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出現最早期文明。兩條河流流經的地帶稱為美索不達米亞,意指兩河中間的土地。由於土地肥沃,如同一輪新月,被稱為新月沃土。


新月沃土南部的沖積平原叫蘇美爾,臨近波斯灣。公元前四千年前,蘇美爾人建立最早的城邦,最大的城邦稱為吾珥,由國王為首的政府統治。希伯來人原居於在阿拉伯半島,後來兩河遷居埃及。由於不堪虐待,相傳由摩西帶領走出埃及。


公元前二千年前,巴比倫人入侵兩河流域,以巴比倫城為中心建國,稱為古巴比倫帝國。直至漢模拉比,帝國征服兩河流域中下游地區,期後被亞述帝國所滅。直至公元前七世紀,另一支閃族崛起,擊敗亞述帝國,建立新巴比倫帝國。


經歷尼布甲尼撤二世繁盛時期,公元前550年起,先後由居魯士大帝開創的阿契美尼德帝,及馬其頓帝國的亞歷山大大帝統治,後者建立波斯帝國,多次就亞美尼亞和小亞細亞東部的主權發動戰爭。這時的波斯帝國,與羅馬帝國平分中東。

最後一個王朝薩珊帝國,與羅馬帝國、拜占庭帝國不少出現爭端,國力因而大減。當時伊斯蘭處於整合阿拉伯半島的遊牧民族時期,即是穆斯林的「大征服運動」,控制伊朗人的帝國與羅馬帝國南部。最終在公元651年,薩珊帝國亦遭到阿拉伯遊牧民族所滅。


名稱:圖解定調人類格局的八大文明

作者:鄭伊絢

年份:2014

出版地:臺灣

出版社:易博士文化

類別:世界歷史

評分:6/10


留言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