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《惡與他們的距離》:窺探伊朗—被西方妖魔化之國度

  • glosnapgs
  • 2021年12月26日
  • 讀畢需時 3 分鐘

已更新:2023年11月6日


作品以四個「屠夫」故事,探討伊朗的死刑制度。《毫無邪惡》的赫什馬提,是個無微不至照顧家人的中年男人,卻以工作之名,協助政權殺人。《生日》的賈瓦則是年輕士兵,希望回鄉與女友慶生而請假,前一天卻處決女友至親凱文,終身蒙受心理陰影。


《她說:你一定行》的賈瓦德亦是一名年輕士兵,與賈瓦則不同,情願逃亡也不容鮮血沾滿雙手。最終回《吻我》卻延續其困境:因逃役而服刑後,為了不禍及家人,決心歸隱農村,與女兒分隔廿載。政權強迫善良民眾殺人同時,也對反抗者判上終身刑罰。


相比香港譯名《惡與他們的距離》,筆者更喜歡台灣譯名《無邪》。顯然反諷地指責伊朗,重則藉死刑消滅反對派,輕則藉判刑監禁叛國者,包括導演拉素羅夫被指顛覆國家入獄。作品同時思考執行死刑的國民,是否如同被迫協助納粹的國民般,獲得免責而無辜?


在伊朗,民眾雖然有權利選出國會「伊斯蘭會議」代表,議員資格和議會法案,均須獲憲法監護委員會批准。所謂民選的總統,亦先由該委員會篩選。這個委員會的組成,正由控制伊斯蘭革命衛隊的最高領袖任命。即使國內爆發示威,民眾渴求制度改變又談何容易?


而作為小布殊眼中的邪惡軸心國,伊朗政體固然千瘡百孔,尤其劍指最高領袖哈梅內伊,令到當地變得保守和封閉。然而,這種看法卻不盡不實。作為政教合一的國家,當地逾九成的人民信奉伊斯蘭教。世俗主義者眼中的保守,只是穆斯林遵守信條的堅持和尊重。


《伊朗式遷居》的兩夫婦搬進新居後,妻子受上一手妓女租客連累,洗澡時慘遭嫖客襲擊。活在保守社會中,她反而懼怕別人目光,情願拒絕爭取應有權益。丈夫卻被復仇蒙蔽理性,不但要求妻子與真兇當面對質,亦間接令真兇受屈而死。原本生活美滿,感情卻日漸決裂。


導演法哈迪並非首次借助夫婦感情危機,探討道德矛盾與傳統信仰。在《伊朗式分居》中,丈夫納德為了照顧患有腦退化症的父親,不願移民離開伊朗。妻兒希敏為了女兒前途著想,只好無奈地提出離婚。子女肩負照顧父母的責任,卻與父親兼顧家庭角色發生衝突。


納德聘用羅芝照顧父親。面對丈夫薩馬迪失業欠債,即使伊斯蘭教規定,女信徒不可與男性獨處一室,羅芝唯有隱瞞丈夫工作。直至納德懷疑羅芝偷錢,加上她照顧父親不力,爭執時把羅芝推倒在樓梯,才東窗事發。羅芝其後流產,成為兩個家庭鬧上法庭的導火線。


納德為了逃避刑責,不惜撒謊指不知道羅芝有孕在身。女兒為維繫父親尊嚴和家庭完整,承擔大人的自利替父親圓謊。相反羅芝坦言,曾經疏忽讓其父親離開住所,自己在在尋找過程中出了車禍,才會導致流產。原本打算爭取補償金改善生活,卻怕遭天譴而不得不放棄。


伊朗,一個被西方妖魔化國度,觀眾卻可從電影了解當地獨立思想。獨裁政客專橫跋扈,惟改革派力爭民主,如指控當局選舉舞弊發起綠色運動;涉違頭巾令女子被捕後死亡,道德警察指她心臟病昏迷不治,民眾卻質疑因警暴致死,反頭巾浪潮以討回公道走向女權運動。


名稱:惡與他們的距離 (There Is No Evil;شیطان وجود ندارد)

導演:Mohammad Rasoulof

年份:2020

產地:伊朗

類型:動作、劇情

評分:7/10


名稱:伊朗式遷居 (The Salesman;فروشنده‎)

導演:Asghar Farhadi

年份:2016

產地:法國、伊朗

類型:驚悚、劇情

評分:7/10


名稱:伊朗式分居 (A Separation;جدایی نادر از سیمین)

導演:Asghar Farhadi

年份:2011

產地:伊朗

類型:劇情

評分:7.5/10

留言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