亞洲脈搏:尹錫悅引火自焚的緊急戒嚴令
- glosnapgs
- 2024年12月5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已更新:4月4日

南韓總統尹錫悅於二零二四年,以「剷除親朝鮮勢力、維護自由憲政秩序」為由,頒布緊急戒嚴令,戒嚴司令部公布六項措施,包括禁止集會及示威等政治活動,及禁止假新聞、捏造輿論、虛假煽動,否則將依法懲處。直至國防部翌日凌晨解散戒嚴司令部,戒嚴令維持六小時後解除。
戒嚴令生效時,近三百名戒嚴軍乘坐直升機或翻牆進入國會大樓,打破玻璃窗並闖進議事堂。反對派共同民主黨緊急召集議員到國會推翻戒嚴令,有政客需在安全部隊腳間匍匐前行內進;領袖李在明直播號召聲援。國會外數以千計示威者冒着嚴寒與警對峙,甚至有人以身體擋裝甲車。
兩年前的總統大選,尹錫悦以少於百分之一的得票差距擊敗共同民主黨李在明。由共同民主黨控制的國會相繼拖延政府的親商議程,阻礙尹削減公司稅及改革國家養老金制度等。國會選舉後執政黨議席萎縮淪為「跛腳鴨」,共同民主黨把政府提出逾六百七十七萬億韓圜預算大幅削減。
曾任檢察總長的尹錫悅,曾把涉及親信干政案的前總統朴槿惠送進監獄。惟在任期間,梨泰院人踩人慘劇及醫改風波積累民怨,其妻金建希涉嫌受賄、操縱股價及干政等,尹以調查屬政治陰謀成由,運用權力否決在野黨要求調查。即使他為妻子行為公開道歉,試圖挽回民望似乎不果。
尹錫悅將北韓政權和軍隊定性為敵人,及提升美日韓合作應對北韓威脅及中國挑戰,反映強硬對朝立場。北韓領袖金正恩修憲,列南韓為第一敵對國及刪除「和平統一」字眼;放出疑似排泄物的氣球,報復南韓團體空投反朝單張;宣布終止《九一九軍事協定》及炸毀連接南韓的路段。
分析認為,尹頒布緊急戒嚴令做法,猶如通過政治豪賭扭轉乾坤,企圖突破民望低迷及施政困難,惟錯判形勢令落台壓力擴大。執政國民力量黨直指做法錯誤,該黨領導層決定要求尹退黨,並要求內閣總辭、國防部長辭職;而被指建議頒令的國防部長官金龍顯辭職後涉內亂罪被拘捕。
身陷眾叛親離境地外,來自六個在野黨、一百九十一名議員聯名提出彈劾尹錫悅動議,若全院三百席至少三分之二議員贊成,彈劾案便將提交憲法法院審理,是繼朴槿惠後史上第三次彈劾總統。共同民主黨斥尹「本質上是一場政變」;祖國革新黨則認為,尹觸犯內亂罪及軍事叛亂罪。
今次是南韓一九八七年實現民主化後首次頒布戒嚴令。前獨裁總統朴正熙曾多次戒嚴,他在一九七九年遇刺後隨即實施戒嚴。全斗煥在軍中崛起並逐步掌控政權,一九八零年從總統崔圭夏手中奪權,觸發光州事件。全的鐵腕鎮壓造成嚴重死傷,服刑不久後獲推動民主化的金大中特赦。
多地出現示威,全國金屬工會宣布將無限期罷工逼令尹辭職。該工會屬全國民主勞動組合總聯盟,共十九萬名成員。表明不辭職的尹,政治豪賭無法推翻「朝小野大」局面,而在12名執政國民力量黨議員倒戈下,國會通過彈劾總統議案;法院認同尹擾亂憲法發起內亂而批拘捕令候查。
韓國憲法裁判所八名法官,一致裁定免尹錫悅的總統職務,繼朴槿惠後成為第二名被彈劾下台的總統。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讀裁決,提到尹動用軍警破壞國會等憲政機關,嚴重侵犯國民基本權利,明顯違反總統維護憲法職責。罷免尹所能產生的維護憲政秩序利益遠大於損失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