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從前・現在・將來》:悠然自得,希望比擁有更易令人滿足
- glosnapgs
- 3月28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已更新:3月31日

由著名法國演員伊莎貝・雨蓓,飾演巴黎哲學教師娜塔莉可謂最適合不過。作為廿一世紀最佳的電影之一,《從前・現在・將來》看似老生常談,六旬的娜塔莉面臨母親去世、丈夫出軌,連出版社都中斷合作,排山倒海的人生危機背後,猶如一本哲學小品,預視人生出現的種種情況。
危機也許源於堅持己見?出版商提出更新哲學書本的「古典」封面,基於市場調查結果,建議換上比較現代、吸引讀者目光的設計,她卻認為新封面猶如軟糖廣告而拒絕。拒絕隨波逐流是一回事,拒絕破舊立新亦是另一回事,原地踏步的她,最終遭到出版社中斷合作「隨筆」系列。
危機也許源於無法坦誠剖析內心?丈夫在子女夾攻下,向妻子娜塔莉承認出軌,換來對方反問「為何告訴我?自己知道就足夠」,笑斥認為丈夫仍愛著自己。再冷靜的哲學頭腦也能醫不自醫,以為擁有知性生活就足夠幸福,想起畢生為這個家庭的付出將要結束,流下依依不捨的眼淚。
危機甚或源於世代矛盾?學生罷課示威,她一方面反對示威者阻止繼續上課的學生,一方面卻在課堂討論盧梭的民主思想。娜塔莉強調,向來堅持生活與思想合一,學生法比安卻揭露其虛偽:其昔日參與六八學運,純粹為彰顯知識分子的身份,卻不會危及生活,也無法推動社會發展。
我們能討論真理嗎?以前的人相信太陽繞地球運行,後來科學推翻深信不疑的「真理」。問題不在於真理是否存在,而是要分辨真理可被驗證的基礎。愛情、家庭與事業,曾是成功女性的不二「真理」。面對重新啟動的人生,娜塔莉又能否保持希望,享受等待願望成真前的真正快樂?
名稱:從前・現在・將來 (Things To Come; L'Avenir)
導演:Mia Hansen-Løve
年份:2016
產地:法國、德國
類型:劇情、喜劇
評分:7/10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