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《毒殺納瓦尼》:靜候殺機,普京「眼中釘」的從政之路

  • glosnapgs
  • 2024年2月20日
  • 讀畢需時 3 分鐘

已更新:2024年3月19日


ree
「我們知道他們在說謊,他們也知道自己是說謊,他們也知道我們知道他們在說謊,我們也知道他們知道我們知道他們說謊,但是他們依然在說謊。」──蘇聯異見作家索忍尼辛

距離俄羅斯總統大選尚有一個月,卻傳出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在獄中死亡的消息。當地部門稱,納瓦爾尼在獄中步行時不適隨後身亡。自二零二一年,從德返俄的納瓦爾尼先後被判偷取捐贈予其他政治組織捐款,及創立和資助極端組織等罪成,遭轉移至接近北極圈的特級流放地服刑。


其親信形容做法屬總統普京「最純粹形式的政治謀殺」;多名西方領袖,包括美國總統拜登及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,要求普京為納瓦爾尼之死負上責任,並讚揚納瓦爾尼勇敢挺身對抗暴政。被指為隱瞞證據拒交遺體的俄方,其發言人稱死因尚無資訊,絕不接受西方歸咎普京的指控。


死訊勾起國際社會重提納瓦爾尼疑遭俄落毒的事件。《毒殺納瓦尼》講述二零二零年,俄羅斯被指使用蘇聯研發的神經毒劑「諾維喬克」,在前往西伯利亞毒害納瓦爾尼,其後他被送往德國治療;而二零一八年,被指是俄羅斯及英國軍情部門「雙面間諜」斯克里帕爾亦在英國慘遭毒手。


荷蘭調查網站「冒險者」資深記者葛羅西夫,從暗網購買電話及訂票紀錄整理疑犯名單,發現俄方早在二零一七年,即納瓦爾尼宣布競逐總統起靜待殺機。納瓦爾尼試圖誘騙疑犯導出真相,其中庫德里亞夫採夫和盤托出,稱將毒劑塗在納瓦爾尼內褲,可惜機師折返降落讓他及時獲救。


即使調查獲美國《有線電視新聞網》及德國《明鏡周刊》核實及發表,俄方一直否認試圖謀殺納瓦爾尼,聲稱他受美國中情局支持。納瓦爾尼與特工的對話曝光後獲得「瘋傳」,成為西方指摘錄普京政權暗殺政敵證據。從不提其名字的普京回應,若俄方有意殺害他,他早就應該死去。


要了解納瓦爾尼從政之路,就要從反貪著手。當初他想投資股票賺錢,國內資訊不透明、企業拒派股息做法,觸發他調查企業利潤流向。二零一一年成立「反腐敗基金會」嶄頭露角,調查及揭發政客貪腐醜聞。被國內媒體封殺的他善用「抖音」等社交平台,廣受歡迎並成功動員上街。


「反腐敗基金會」遭克里姆林宮政府定性為極端主義組織,並即時遭到取締;惟流亡海外的核心團隊成員仍繼續奮鬥。納瓦爾尼在紀錄片憶述,其父親兒時居於切爾諾貝爾核工廠十公里外,核災難後政府卻安排村民重返耕作「洗白」;而普京首度亮相時,他從其雙眼預視撒謊的政權。


納瓦爾尼並非一面倒獲推崇,片中提到二零二一年反對普京遊行,極右民族主義者亦有參與。他解釋在正常政治制度下,並不會與他們同一陣線;惟俄羅斯並不正常,他要建立聯盟對抗政府;而且極右民族主義者亦是俄羅斯公民,他日後若當國家上領導人,不能漠視國內這部分聲音。


拉攏極端民族主義者的做法,觸發俄羅斯統一民主黨「亞博盧」將他驅逐出黨。他形容自由派視他為民族主義者,民族主義派則視他為自由派,猶如「內奸」兩面不是人。而作為忠心耿耿的俄國人,他亦多次表明反對西方對俄實施經濟制裁,擔心只會傷害國人,惟支持制裁個別官員。


普京以近九成得票展開第五個任期,並稱答應以納瓦爾尼永不返俄的條件,與西方交換囚犯。在片中被問及不幸身亡對有何「遺言」的納瓦爾尼,認為若當局決定殺害自己,代表反對聲音無比強大,冀支持者善用這股正被壞人壓迫的力量;而邪惡獲勝唯一方法,就是正義一方毫無作為。


名稱:毒殺納瓦尼 (Navalny)

導演:Daniel Roher

年份:2022

產地:美國

類型:紀錄片

評分:6.5/10

留言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