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美洲足跡:獨善其身?以打擊芬太尼之名的關稅戰

  • glosnapgs
  • 4月11日
  • 讀畢需時 5 分鐘

已更新:5月17日



投下全球貿易核彈 傳統盟友無一倖免


美國總統特朗普向全球貿易體系投下「核彈」,對近乎所有貿易伙伴開徵一成基線關稅;另對約六十個「最惡劣違規者」加徵個別更高稅率,涵蓋多個「中國+1」策略第三國,中國亦被加徵三成四關稅,白宮官員表明,目的是封殺中國貨繞道東南亞「清洗產地」,輸美時逃避關稅。


關稅對象極廣,遠至接近南極的無人島赫德島及麥唐納群島,海豹、企鵝和其他鳥類亦需面對一成關稅;以旅遊業為主、出口豆粕及種子的澳洲島嶼諾福克島嶼,亦面臨兩成九關稅,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稱,不確定該島被單獨挑出來原因,惟證明地球無任何地方能倖免於美國對等關稅。


環球股市暴瀉 經歷黑色周一


關稅觸發全球股災,英、法、德三大歐洲股市曾挫約百分之五;美股表現反覆,科技股納斯達克指數及標準普爾指數分別曾跌百分之五及四;內地A股及台股大規模跌停板。香港恒生指數則大跌逾三千點,挫百分之十三,屬全球主要股市表現最差,更是恒指始創逾四十年來第五大跌幅。


在白宮玫瑰園宣布計劃的特朗普,稱並非刻意引發市場崩盤,而是糾正美國長期在國際貿易受不公平對待,「過去逾五十年來一直遭遠近國家,包括朋友和敵人們搶掠、洗劫、盜竊」,關稅象徵美國「經濟獨立宣言」,強調「不希望任何東西下跌,有時你必須吃藥才能解決問題」。


多國獲暫緩關稅 中美態度仍強硬


計劃一周後突轉軚,特朗普稱逾七十五國已接觸美國官員商討解決方案,最少部分國家會有九十天暫緩期;同時批評中國對世界市場缺乏尊重,即時把對華關稅提升至百分之一百二十五。連同之前以芬太尼為由而加徵的兩成關稅,特朗普回朝後,已對華加徵百分之一百四十五的關稅。


美國最大貿易伙伴歐盟同樣遭加徵兩成關稅,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斥,措施令所有美國貿易伙伴受到打擊,製造混亂而無出路。歐盟原通過反制措施,向美國特鋼鋁產品徵收兩成半關稅;惟美方暫緩對等關稅,歐盟暫緩反制,若談判結果令人不滿將重啟反制,不排除任何選項。


中推四招反制措施 斥美開錯方吃錯藥


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形容,美國所謂對等關稅是「開錯方、吃錯藥」,無助解決貿易不平衡問題,甚至將會反噬美國自身。發言人強調,中方將會在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,起訴美方最新關稅措施,並根據世貿規則堅定捍衛自身合法權益,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和國際經貿秩序。


中國另推三招反制:十二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;六家美企納入不可靠實體清單,禁止其從事與中國有關的進出口活動及在境內投資;對美國製進口商品加徵關稅提升至百分之一百二十五。中方稱水平無市場接受可能性,若美方對中國輸美商品繼續加徵關稅,將不予理會。


以打擊毒品為由 甚麼是芬太尼?


芬太尼是合成阿片類藥物,越來越多地區將芬太尼混合其他非法藥物使用,毒性比海洛因高五十倍。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統計,國內日均逾一百五十人因過量吸食芬太尼等合成類阿片致死。據美國緝毒署,美國進口芬太尼主要來源是墨西哥販毒集團,而集團一般使用中國製原料。

美國政府宣布,向至少十四家涉向美進口芬太尼的中國和加拿大公司,進行制裁和起訴程序,被起訴方大多為中國公司。芬太尼成為多任美國總統燙手山芋:特朗普首任總統時,與中國主席習近平達成協議,中方將會列芬太尼為管制物質;拜登要求國會撥款十二億美元打擊販毒分子。


美對華貿易近三千億逆差


按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統計,二零二四年從美國出口到中國的首五位產品是大豆、飛機和發動機、積體電路、藥物、石油;而從中國出口到美國的首五位產品是智能手機、筆記型電腦、電池、玩具、電信設備。美國對華貿易錄得二千九百五十億美元逆差,相當於美國經濟規模百分之一。


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稱,中美兩國合計約佔今年全球經濟總量四成三,兩大經濟體一旦開娶全面貿易戰,可能導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或衰退、全球投資亦可能受打擊。作為全球最大製造國,中國產能遠超國內消費需求,若貨物無法出口到美,中國或尋求其他外銷市場,或損害他國生產商。


網紅連環放風 華六招反制美


多名網紅指中國至少準備六招反制,由新華網副總編輯劉洪創辦的微信公衆號「牛彈琴」指,包括加徵美國大豆及高粱等關稅;以禽流感疫情為由禁進口美禽肉;停止與美方打擊芬太尼;封殺美對華貿易順差服務貿易領域;禁止進口荷李活的電影;調查美企在華知識產權壟斷情況。


中國商務部強調立場明確,「談,大門敞開」、「打,中方也將奉陪到底」。文旅部發布風險提示,稱近期因中美經貿關係惡化及美國國內安全形勢,赴美中國遊客應評估旅遊風險,謹慎前往。教育部發布留學預警,提醒留學人員近期赴美學習時做好安全風險評估,增強防範的意識。


難獨善其身 港七招應對


港府斥責美國濫施關稅,破壞世界經貿秩序,世界帶來極大風險和不穩定性。被問及會否跟隨內地作出反制措施,港府強調在一國兩制下,其中一個最重要優勢是自由港,受《基本法》保障,不論資金、人才、貨物或資訊均可在港自由進出,屬核心競爭優勢,惟推出七方面應對策略:


1/ 全面把握國察發展機遇,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


2/ 加強與東盟、中東、一帶一路國家合作,與更多地方簽訂自貿協定,並爭取加入《區城全面經濟伙伴協定》,抵銷美國貿易


3/ 加快升級轉型發展高增值經濟模式


4/ 加大發展創科,加快河套建設


5/ 推動國際金融合作


6/ 吸引海外企業和資金進駐


7/ 為業界提供支援,包括信用保險支援


外媒:關稅戰與現實政治相關


《金融時報》評論認為,特朗普貿易政策少談傳統經濟學,多着眼權力與國安的現實政治考量。美國對他國平均關稅率為百分之三,相比歐盟的百分之五及中國的一成為高,故美國的負擔分配須重新調整。若能在不引發通脹或影響股市下拉近平均值,對他及其支持者而言就是成功。


美國視中國為最嚴重的地緣戰略威脅,涵蓋貿易逆差、科技發展及礦產能源等領域,不惜代價遏制及脫鈎。美國擔心與中國貿易關係密切的盟友受北京經濟影響,難以在關鍵時刻堅定站隊。分析指,特朗普試圖讓美元貶值,增加美國出口競爭力;而美元走弱亦有助推動美國再工業化。

日內瓦經貿會談曙光重現


中美在瑞士日內瓦展開為期兩日的經貿高層會談,期後發布聯合聲明,雙方將大幅降低部分關稅,其中美國現屆政府對華關稅降至三成,中國對美反制關稅降至一成,各有兩成四關稅在九十天內暫緩實施。根據白宮的行政命令文件,內地和香港的小額包裹免關稅待遇亦會降至五成四。


特朗普稱中國同意對美企全面開放,形容談判重置兩國關係。中方牽頭人、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形容,會談邁出通過平等對話協商解決分歧的重要一步,創造彌合分歧和深化合作條件。美方牽頭人、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認為,兩國代表團共識是不希望脫鈎。惟貿易戰是否停火有待觀察。
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